以前的我,消息一秒回、聚会不落下、谁有事都愿意帮。
可是最近,我越来越常这样:
微信红点一直亮着,也懒得点开;
朋友说约饭,第一反应是“啊……能不去吗”;
哪怕和亲密的人聊天,也觉得累得喘不过气;
甚至有段时间,我开始怀疑:
是不是我变冷漠了?是不是我“抑郁”了?
直到我去了一次心理咨询,才慢慢明白——
这叫做社交疲劳,是成年人的“隐性崩溃”。
我不是不喜欢人,我只是太久没照顾自己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的冯渊辉老师问了我一句话:
“你最近一次全身放松、跟自己待着,是哪天?”
我愣住了。
我一直很努力在维系关系,但从没问过自己——我累不累?
每天都在处理别人的情绪、回复信息、听八卦、发语音……
我把能量分给了所有人,却没留下一点给自己。
成年人的社交疲劳,不是孤僻,是心理在喊“停一停”
冯老师说,社交疲劳的人,往往具备这些特点:
太在乎别人的感受,习惯性压抑自己;
情绪容易共情,却无处释放;
害怕失联、怕被误会,于是强撑着维持联系;
哪怕在聊天,也在偷偷计算“是不是该回点什么了”。
其实你不是社恐,你只是累了。
后来,我开始练习“主动安静” ——不是逃避,而是回归
在冯老师的建议下,我尝试了一些小练习:
✅ 给微信分组,允许自己不必所有人都秒回;
✅ 每周安排一晚“社交禁日”,只属于自己;
✅ 拒绝一些不必要的聚会,不解释、不愧疚;
✅ 和真正亲密的人,约定“安静模式”: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说,也很亲密。
慢慢地,我发现:
关系不是靠密度维系的,而是靠内在的自由与舒服。
写在最后
你不是冷漠,你只是在人情中消耗得太久。
你不是社恐,你只是太久没有被真正理解。
我们这一代人,总是忙着回应世界,
却忘了问一句:
“嘿,你自己,好吗?”
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种疲惫,
试着先照顾好你自己,再去爱别人。
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恢复内心的连接,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、冯渊辉老师,
愿意为你留一个安静、不评判的空间,
在那里你可以不说话,也被看见。
机构介绍: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,专注于成年人情绪疏解、社交疲劳恢复、个体边界建立等问题。
冯渊辉老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擅长处理“高敏感人群”“长期情绪压抑型社交障碍”“关系过载”等现代都市人群典型心理困境,
致力于为每个“懂事而沉默”的你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