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是不想上学,我是真的很累。”
这是冯渊辉老师第一次和他见面时,那个16岁少年说的第一句话。
这句话,让冯老师沉默了几秒,然后点了点头:“没关系,我们从这句话开始聊。”
这个孩子叫阿城,是宁波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。在父母眼里,他聪明、能干、有希望考进985;可在他自己眼里,他是“快要被压垮的那种人”。
情绪低落、厌学、睡不着、吃不下……这些问题他从来不和父母说。不是不信任,是不想再听“你现在要努力”“别人都在拼命”这些话。
父母一开始也以为他是“青春期叛逆”,直到有一天,他说:“我是不是生病了?为什么我连呼吸都觉得累?”
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开始上网查资料,四处打听——
“宁波心理咨询哪家好?”
“宁波青少年心理哪里好?”
“青少年心理咨询该去医院还是找专业机构?”
最后,经朋友推荐,他们联系了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。
蓝鲸心理咨询中心:不是“治病”,而是理解与陪伴
阿城的妈妈说,第一次带孩子去蓝鲸心理,她其实也很紧张。怕被“贴标签”、怕孩子抗拒,甚至怕咨询师“太专业而没有温度”。
结果正好相反。
蓝鲸心理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传统印象中的心理机构,它更像一个安静、松弛的“心理会客厅”。冯渊辉老师更是让他们全家“放了心”。
冯老师不是那种板着脸问话的咨询师,而是一个愿意慢慢陪着青少年打开心结的人。他从不急着解决问题,而是从“理解”和“允许”出发,让孩子先看到:你这样,不奇怪,也不丢人。
“他没有说我不努力,而是问我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么难。”阿城事后说,“那一刻,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‘失败者’,而是一个在努力撑着的人。”
宁波青少年心理咨询:不是越快越好,而是越稳越深
在接下来的十几次咨询中,冯老师带着阿城慢慢做了这些事:
用具体的工具帮助他整理情绪,让“我很烦”变得有迹可循;
教他如何与内在压力和平共处,而不是压抑或爆发;
邀请家长参与部分咨询,让沟通不再变成“谁对谁错”的战争;
更重要的是,帮他重新看到自己的价值感,而不是只盯着分数。
青少年阶段,是一个人自我认知、社会认同、情绪调节等多个维度交织变化的阶段。冯老师和蓝鲸心理团队在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——他们不仅擅长倾听,更擅长引导。
这也正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搜索“宁波青少年心理哪里好?”、“宁波心理咨询哪家好?”时,最终会选择蓝鲸心理的原因。
咨询之外:父母的觉醒,也是一种疗愈
在冯老师的建议下,阿城的父母也接受了家长辅导。
他们意识到,自己并不是“没管好孩子”,而是长期忽略了“怎么理解孩子”。有时候,我们太关注孩子有没有吃饭、作业做了没,却从没问一句:“你今天过得还好吗?”
家庭环境的改善,加上孩子逐渐学会调节情绪,阿城的状态慢慢稳定下来。原本每天早上要拖着才出门的他,现在也开始主动收拾书包了。
“我们不是一下子就‘变好了’,但我们真的在慢慢好起来。”阿城说。
宁波心理咨询哪家好?适合孩子的,才是最好的
心理咨询不是万能钥匙,但它能打开一扇窗,让我们看见更宽的风景。
如果你也正在为孩子的情绪困扰、厌学行为、社交退缩而焦虑;
如果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,不知道要不要去试试心理咨询;
那么,不妨了解一下蓝鲸心理咨询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