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怪你们了”——女儿那天对我说了这句话,我眼眶湿了

  新闻中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6-12 09:47:44

我从来没想过,有一天我会因为女儿的一句“我不怪你们了”,眼眶湿了整整一节课。

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女儿今年16岁,高一,正是学习压力最重、情绪最敏感的阶段。说实话,从小到大,她都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,性格温和,成绩也不错。可到了高中,像变了一个人。

起初是早上起不来、上课打瞌睡,我以为是学习太累。后来慢慢发展成频繁请假、作业不写,对谁都爱搭不理。有时候回家连门都不关,钻进房间就把自己锁起来。我多次跟她谈心,但她总是冷冷回我:“别烦我,你不懂。”

我也曾一度生气,甚至怀疑她是不是早恋,还是网络成瘾?可翻遍了手机、社交软件,什么也没发现。丈夫说:“可能是青春期吧,过段时间就好了。”但我的直觉告诉我,不是那么简单。

直到有一天,她在房间门后写了一句话:“我真的很累,不想活。”我整个人瘫在地上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第二天,我就带她去了宁波心理咨询中心,选择了蓝鲸心理。预约的是冯老师,有多年宁波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。我记得第一次面谈时,冯老师没有急着去问女儿“出了什么问题”,而是先让我独自聊聊我们家的情况。

我开始讲从小到大的育儿方式,讲她小时候的乖巧,也讲她“突然变了”的那段时间。冯老师耐心听着,问了我一个问题:“你小时候,有没有这样想过——只要我听话,大人就会满意?”

我一下子愣住了。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心里。我才意识到,原来我对女儿的期待,不过是复制了我自己从小习得的模式。

接下来的几次是女儿单独与冯老师谈。她一开始很冷淡,甚至在咨询后说:“我不需要这些。”但不知怎的,她并没有拒绝继续来。慢慢地,她开始说话了。后来冯老师告诉我,她其实心里一直很苦,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。她觉得自己一直被“安排”,没有空间喘气,哪怕累了也不敢停下来。

我很自责,从未认真问过她“你想怎么过日子”,我只是拼命给她最好的教育资源、报班、练习册,却从没好好听她说过心里话。

冯老师在做原生家庭心理咨询时也邀请我和丈夫一起参与。我们才意识到,我们自己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。我们对“好孩子”的定义,就是“别惹事、听话、有成绩”,但孩子是活生生的人啊,他们也需要被理解、被看见。

在蓝鲸心理的这段时间里,我们全家都在调整。我们不再把“成绩”当作唯一评价标准,而是每周都有一次家庭共处时间,哪怕只是一起看一部电影,也尽量不提“你作业做完了吗”这类问题。

变化在一点点发生。女儿开始正常上学,也偶尔主动和我聊学校的事情。有一次我送她去学校,红绿灯前,她突然说:“其实我以前挺讨厌你们的,但现在……我不怪你们了。”

那句话让我一下子明白,宁波心理咨询不是修补孩子,而是重建我们亲子之间曾经断裂的连接。

她不是突然厌学、叛逆的,她只是太久没有被真正看见。

如果你现在也正经历着孩子的情绪崩溃、学习抗拒,请别再用“忍一忍就过去了”来安慰自己。宁波青少年心理咨询不只是针对孩子的,更是帮助整个家庭走出困局的一种方式。而在我看来,原生家庭心理咨询才是我们真正改变的起点。

我不后悔那天带女儿走进蓝鲸心理的决定。那是我们一家人,重新走在一起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