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父母都会发现:
孩子到了初中、高中,本来还算听话,但突然开始说“学习没意义”,早晨赖床不想去学校,甚至故意和老师、家长对着干。
你焦急万分,可能会脱口而出:
“你不好好读书,以后怎么有出息?”
“再这样下去,别人都超过你了!”
可孩子的回应往往是:
“你别管我!”
“反正我不想学!”
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厌学?
学业压力过重
课业量骤然增加,孩子应接不暇,一旦跟不上就会陷入“越努力越无力”的状态。同伴比较与自我怀疑
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同龄人的评价,成绩一旦落后,很容易觉得“我不如别人”,自尊心受挫。家庭沟通模式不当
父母过度指责、唠叨,甚至把孩子和别人比较,让孩子觉得“你们只在乎我的分数,不在乎我这个人”。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觉醒
他们渴望独立、渴望被理解,可在学习问题上,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往往发生冲突,于是厌学成了一种“对抗”。
家长可以怎么做?
① 接纳孩子的情绪
当孩子说“我不想上学”时,不要立刻训斥。先回应:“听起来你真的很累了。” 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,而不是被否定。
② 与其逼迫,不如共情
很多时候,孩子厌学不是不懂事,而是觉得孤独。如果父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战壕里说:“我知道你辛苦了,我们一起想办法。” 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。
③ 重新找到学习的意义
帮孩子把学习和兴趣结合,比如通过阅读、实验、社团活动,找到属于自己的动力,而不是为了“考高分”而死撑。
④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
如果孩子长期抗拒学校,情绪低落明显,甚至伴随躯体化反应(胃痛、头痛、胸闷),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,帮助孩子逐步恢复内在力量。
写给家长的一句话
青春期的厌学,并不是孩子“不懂事”,而是他们在用最笨拙的方式告诉你:

扫一扫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