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孩子害怕同龄人评价,家长如何帮他们建立自信?

  新闻中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25 14:02:46

“妈妈,我是不是很丑?”

“同学们都在背后说我,我不敢去学校了……”

如果你家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你可能听过类似的话。表面上看,这是孩子的敏感、玻璃心,但在心理咨询室里,我们知道——这背后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自我认同危机

青春期,本就是孩子由“别人眼中的孩子”过渡到“我是谁”的阶段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极度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。家长如果处理不当,不仅无法帮孩子建立自信,还可能让孩子越陷越深,出现社交焦虑、厌学甚至抑郁的风险。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: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如此在意同龄人看法?家长又该如何科学引导,帮助他们慢慢建立自信?


一、为什么孩子如此害怕同龄人的评价?

心理学研究表明,12—18岁是个体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期。在这个阶段,孩子会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,尤其是同龄人。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:“如果同学不喜欢我,那我可能就是不值得被喜欢的人。”

以下几个原因,让他们更容易敏感:

  1. 大脑发育的“放大镜效应”
    青春期前额叶皮质尚未完全成熟,孩子会把同龄人的眼光放大,甚至过度解读一个眼神、一句话。

  2. 社交比较的普遍存在
    班级里总有学习好的、颜值高的、受欢迎的同学,孩子难免自卑。哪怕别人一句无心的话,也可能让他们觉得“我被全世界否定了”。

  3. 父母评价的投射
    如果在家庭中经常被批评、否定,比如“你怎么这么笨”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”,孩子会下意识认为自己“不够好”,在学校里更害怕被别人看到缺点。

一个真实案例:
小晨(化名)是初二女生,在校外很活泼,但一到学校就不敢举手发言。她说:“我怕同学笑我说错。”深入咨询后我们发现,她小时候常被父母说“怎么老是出错”,于是内心形成了一个信念——“我一旦犯错,就不值得被喜欢。”

所以,孩子不是矫情,而是正在为“我是谁”“别人怎么看我”而焦虑


二、家长常见的误区

很多家长一听孩子说“怕同学嘲笑”,第一反应是劝:“别想那么多,别人没注意你。”

但对孩子来说,这种安慰并没有意义。常见误区有: